据中国法院网报道,因为工作琐事对上司心生不满,陈某于是在微信群里以发布语音和文字的方式恶意辱骂同事。日前,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审理了这起名誉权纠纷案件,判决辱骂者陈某赔偿易某精神损害抚慰金2000元,并赔偿易某经济损失5000元。
自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《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》,对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、服务平台、服务使用者的权利和义务均作出了具体规定,提出了明确要求。其中包括,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即网民应当文明健康使用网络,在参与网络活动时,应当文明互动,理性表达,不得散布谣言,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。
民法典规定,民事主体享有的肖像权、名誉权、隐私权等均属于人格权。公民的人格尊严受到法律保护,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民事主体的人格权,否则需要承担民事责任。不仅如此,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,同时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,行为人依法可被处以拘留或者罚款。情节严重的,还可能触犯刑法,构成侮辱罪或者诽谤罪,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、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。
作为网络服务使用者,网民必须坚持文明用网、依法用网。一要讲文明,网上发言要使用文明礼貌用语;二要守秩序,要积极响应网信部门治理网络空间专项行动的要求;三要遵法律,要加强对网络安全法、民法典、刑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,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水平,确保自己的网络言行合法合规,融入全社会共创网络安全良好环境的整体行动中。